9月7日晚,河北省科技馆内灯火通明,人头攒动,首场夜场活动开启。
在宇宙剧场球幕之上,“秋季星空”缓缓展开,科技辅导员带领观众认识秋季星座。“看,那是仙后座,像一个美丽的W形”,一位小朋友兴奋地指着天花板喊道。在场不少家长一边听讲,一边轻声为孩子补充解释,科技馆成为亲子互动的温馨乐园。
“月有阴晴圆缺”背后有哪些科学原理?月球对地球生态环境有何影响?我国探月工程取得了哪些辉煌成就……河北师范大学物理学院李冀教授通过《揽月入秋:秋季星空与月球观测》专题讲座,带领观众探索月球的奥秘。现场观众听得入神,不时举起手机记录精彩内容。“原来月亮上也有‘海’和‘山’,还不是真的海!”一位小朋友兴奋地对妈妈说。
晚上8点半,科技馆西广场上的队伍越排越长,河北师范大学和石家庄市青少年宫的天文协会志愿者早已架好天文望远镜,“望月”正在进行。
“看到了!我真的看到了!月亮上面的环形山好清晰!”第一次通过望远镜看月球的女士激动地说。
透过望远镜,月球表面的细节清晰可见,大大小小的环形山、蜿蜒曲折的月溪,让观众连连发出惊叹。河北师范大学教师罗家伟一边细心调整设备,一边向大家讲解环形山的成因和月球的运行规律。
孩子们挤在望远镜前,叽叽喳喳地问个不停:“月亮上为什么有黑影?”“宇航员在月球上怎么走路?”志愿者一一解答,现场气氛热烈而有序。
“我们一家三口都来了,孩子他爸比孩子还兴奋。”带着7岁儿子参加活动的张女士说,“平时工作忙,很少有机会陪孩子一起探索科学世界。这样的夜场活动特别适合家庭,既能学知识,又能共度美好时光,希望科技馆能经常举办。”
河北省科技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夜场活动是科普月期间的一次创新尝试,让科学在夜晚也能“发光”。
晚上10点,河北省科技馆夜场活动在阵阵掌声和笑语中落下帷幕,观众依依不舍地离开。秋夜微凉,这是一个关于月亮、星星和好奇心的夜晚。科学不再遥远,它就在每一次抬头仰望之间,在每一次亲子对话之中,在每一个被点亮的夜晚里。(河北省科技馆供稿,作者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