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种植楼里传来麦浪声

□ 十 七

  • 来源:科普时报
  • 作者:
  • 2025-08-08 09:52

2147年。

兰梦臻复苏不久,就得知已出现了十世同堂的家族,全球人口总数突破500亿。而他2027年进冷冻舱时,这个数字还不到80亿。仅120年就激增至此,粮食够吃吗?

形势骤变让兰梦臻一时难以接受,他扶着椅子起身,很想出去走走。第七代孙兰晜(kūn)问他,要不要去看人口总数突破500亿的庆典?兰梦臻不置可否,只想离开这间屋子。

走在屋外的大道上,兰梦臻才发觉四周的景致很不一样。大道两旁层层分岔,如大树枝干,房屋像果实缀于其上,或橘红或橙黄。

是乡村无疑。兰梦臻往前走去,但走了一天也不见一块农田、一个农人。他在一处岔路口盘腿坐下,想那500亿人吃饭的问题。

冷冻前,兰梦臻是一位农业专家。那时的决策者认为,未来的农业专家会很稀缺,因此,他进入了政府的冷冻计划。

粮食问题一直是兰梦臻的心结。生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兰梦臻,亲历了那段国内粮食供应紧张、全球粮食价格暴涨的时期。他进入冷冻舱时,粮食危机虽有减缓,却仍有人徘徊在饥饿的边缘。田野里,经年累月耕耘的人不敢懈怠,粮食是他们的天。没有粮食作为根基,就可能引发战争,甚至可能将人类推向自相残杀的绝境。

500亿人一天要消耗5000万吨粮食,全年更是天文数字。21世纪初,全世界年均产粮才26亿吨左右,只够500亿人支撑52天,一年里会断粮10个多月!

想到此,兰梦臻倒吸一口气,胸口一阵阵发凉。

但人工智能告诉兰梦臻:现今的人类食物丰富甚至过剩,前不久还向火星移民赠送了百万吨面粉。

“一定是农业科技有了飞跃。”兰梦臻笃定地想。他向兰晜表达了探究的想法。兰晜向复苏事务局申请了一辆AGI(通用人工智能)汽车作为兰梦臻的代步工具,兼任导游和同伴。

AGI汽车接受使用者对它命名,兰梦臻唤它“粟洁”——那是他百年前已故妻子的名字。

现在,粟洁说要带兰梦臻去一个地方。它载着兰梦臻驶入东经104号干线公路,一路向北,一小时后进入岷山隧道,17分钟后从隧道北出口驶出。

出口外,绿色的摩天大楼纵列有序,宛若一片林海,头顶蓝色天空,立在耀眼的阳光里。

粟洁进入一条螺旋天梯,向“林海”底部驶去,最终停在一块牌子前,“西北小麦中心”六个字映入兰梦臻的眼帘。

“小麦中心?”兰梦臻凝视着那块牌子。

“这里是西北小麦中心第十三区。这些绿色大楼是小麦种植楼。每栋151层,由硅基人建造管理。每栋产量约两万吨。这样的种植楼在西北小麦中心有近百万栋。”粟洁介绍。

种植楼超出了兰梦臻的想象,这位来自21世纪的农业专家愣住了。

粟洁继续讲解:“星球联合体政府出台了一项新计划。50年内将所有碳基人迁至北纬23°-35°的地球优居带,由硅基人负责在腾出的地方上建立工业、种植业、牧业和渔业基地,为碳基人供应生活物资。”

兰梦臻呼出一口气。粟洁接着说:“种植楼不依赖人造光源,全用太阳光。其幕墙玻璃是由神经网络技术控制的微晶组合体,能精准地把阳光反射到每一棵植株上,还可根据植株需求自动调节光量,确保每棵植株光照充足。且阳光是由地球同步反射镜从太空传回的,昼夜不停,不受地球气候影响。”

兰梦臻陷入沉思。而后,粟洁摇了摇兰梦臻:“亲爱的,粮食问题你多虑了。现在,咱们去种植楼第101层看看麦浪。”

101层恰好与岷山隧道北出口齐平。站在隧道口,兰梦臻清晰地听见了绵绵不绝的麦浪声……

(作者系四川省资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相关新闻

  • TEL:010-58884104
  • E-Mail:kepu@kepu.gov.cn
  • 如果您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Baidu
map